如果對質量管理一言以蔽之:面對一個長期不斷需要改善的軟件,當其用戶或是管理者們來說,他們對某個組織所提供的標準有一種完全和最基本的信任。因此當軟件工具上的步驟缺少了專業的科學技能,那么項目的質量管理就會無法得到真正掌控而受影響。
缺乏以數據支撐
片面依靠經驗和直覺管理是一個較普遍的質量管理弊端,典型的情況有:對于質量僅有一些主觀概念和籠統性的評價,沒有準確、詳盡的數據說得清楚、說得準確。
僅憑主觀經驗或感覺行事,對質量問題只有定性分析,沒有定量分析,凡事以“差不多”為判斷標準。設定質量目標只有籠統性的定性要求,而沒有可測量的量化指標。
質量管理水平到底怎么樣?質量技術如何?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是什么?過程存在哪些問題和缺陷?應當有針對性地采取什么樣的質量改進措施?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通過數據分析。
沒有充分的事前質量策劃
質量管理“過程方法”原則要求:將活動或過程作為過程加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具體到質量策劃,內容包括:質量目標、需要的活動和資源(包括文件)、質量驗證的準則或標準、需要形成的質量記錄。
不注重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片面強調員工個人改進而不注重質量管理體系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忽視了系統環境對個人意識和能力的影響,沒有認識到兩者相輔相成的關系。
凡出現質量問題,只向員工個人追究責任,而不尋找質量管理體系的系統漏洞和缺陷。
片面要求員工提高改進個人意識和技能,而忽視員工提高改進意識和技能的條件,不提供培訓資源、管理制度保障和激勵制度等改進的環境。
陷于處理具體的質量問題、不合格品泥潭,只知道埋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再發現問題”的無窮惡性循環,并將問題的原因歸咎于員工個人素質的不足,只知追究員工的不合格責任,而忽視導致這些質量問題的管理體系系統漏洞和缺陷。
忽視科學的措施和方法
最主要的表現為:完全依靠個人經驗和喜好行事,以人為因素為主導,管理行為存在較大的主觀隨意性,拋開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不講究質量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與現代質量管理的“先找出‘正確的事’、再找出做‘正確的事’的‘正確方法’” 的科學原則相比,忽視科學的措施和方法,類似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和漫無目標地將資源、精力分散到各種不知是否正確的事情上。
因此,忽視科學的措施和方法的質量管理,不得要領,自然不會有明顯成效,事倍功半甚至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