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執行團隊最“氣”什么?就是需求朝令夕改。不論上面提出什么需求,若是已經確認好的,技術員們就得苦哈哈的加班加點完成它;可當項目組完成后,管理人員或客戶卻說“這不對,不是我想要,要改下”,可想而知項目團隊的憋悶。
但是,大家也知道,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需求不可能一直都不改變。正常良性變更可能讓項目質量提高,但是打破計劃的變動若是沒有好的管理,未必會未項目帶來好的結果。下面就向大家講講導致需求變更的原因,以及應對需求變更的管理方法。
需求變更的原因
要解決問題自然得先了解引發問題的原因,因此我們想要知道如何正確的應對項目需求變更,就得先了解需求變更的原因。
一、理解分歧致使項目需求不正確
項目的供需雙方,所擅長的知識領域不同,在面對同樣信息的理解上也會有差異。首先,客戶不一定會懂得項目管理相關知識,他在向項目人員闡述自己需求時,所運用的往往是與自己產品相關的項目“外行”語言;同理,項目組自身的知識背景,再關聯客戶的表達能力,可能對于客戶的理解也未必正確卻不自知。
如此,雙方可能從一開始的交流上就產生了理解的分歧,為后面項目變更埋下伏筆。另外,項目開始時項目人員讓客戶確認的項目需求文檔,可能有不少項目管理專業性語言,并不會出現與項目產品相關的直接設計,多是摸棱兩可的說明,因此,客戶自然也無法從本質判斷是否能完成自己的東西,但就是感覺“挺厲害、挺專業”的,因此在這樣雙方的“美麗誤會”下,不完善的需求就被確認了。
二、需求隨體驗明朗而逐步改變
有許多實體產品相關的項目需求,是不太可能一次性就定義的,它可能會在客戶測試后隨著人的主觀想法、試用體驗而發生改變、調整。
例如,手機或App的研發,當項目進行到一定階段,就有初步的可試用產品交付給客戶開始驗收成果。客戶通過實際操作就會對系統的界面、功能、性能等有了直觀的感受,能切身體驗這個東西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有哪些問題缺陷等。
這時,原先在開始時不知如何準確表達自己需求的客戶,往往可以直觀的說明自己心中所想,針對次產品提出自己新的要求和改良之處。如此項目需求自然會發生變更,甚至可能出現與初始背道而馳的要求。
需求變更應對方法
你做的事情的源頭都發生了改變,那么之前按照其制定的措施可能就不適用了,也必須跟著做出改變。
一、變更理由要充分,需求要可行
當項目組要變更項目需要時,需要讓領導客戶等相關人員都予以確認,可以正式的提出書面申請,也可以通過口頭交流說明,不論前期是那種表達形式,最后在確定下來時都要有書面文檔給與客戶等人進行簽字確認。當然這其中關于需求變更的原因,對項目有意之處要講述的清晰明了。
在需求變更確認的過程中,要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重新理解客戶要求中深層意義,透過表面看本質;同時,要讓專業人員判斷變更的可行性與正確性,如果客戶現下所要求的與項目實際目標相悖,那么,項目對接人員也要拿出強硬專業的態度,拒絕客戶的“不合理需求”。
二、重新預估項目成本、價值
當我們決定變更需求考慮可行性時,其中很現實的一點就是項目預算,當然成本不只是需要耗費的物質、金錢,最主要是人員不足與工作量的負荷。
很多時候,需求變更后,重新增加的工作量已經超出了現有團隊成員所能承受的范圍。因此,管理者在接收到變更請求時,不僅要考慮多出工作量所增加的時間周期,還要考慮現有人力資源能否滿足要求。 不然,若需求改變帶來的增加成本可能會大于項目本身可能產生的利潤價值,那么不論是需求變更還是項目都將重新進行評估。
三、重新分析,保障項目質量
需求既然發生改變,那么說明有新“東西(功能、產品等)”的產出,如此也多了出現質量問題可能的環節。
當然變更會帶來潛在的質量問題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問題可能滲透在設計、執行、測試等各階段,因此項目團隊可以將變更前的數據和當下一塊對比分析,則開展變更所導致的質量問題分析相對容易些。
所以改變帶來的了新的機會,也會有新的挑戰,需求變更的目的本是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需要,得到更好產品,如果在這過程中讓產品質量因變動而下降就得不償失了。
四、根據變更分析新的風險可能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當需求發生變更,證明項目原先的很多計劃也被打破,項目不會按照自己曾經的規劃走。那么,曾經預測的風險情境也將發生變動,項目組需要重新觀測改變的新事務可能帶來的新的風險。
比如說變更往往伴隨著工期的延長,那么就可能引起項目組的怠工情緒,大家對項目的信心度下降,而隨之工作效率可能降低,而更加拖延項目進度。
那么,當項目需求變更時,項目組就應該趕緊制定關于變更可能產生的風險的相關預警何應對措施。
項目從頭到尾按照計劃“一帆風順”的進行,這種完美的情形發生的可能幾乎為零。就如人生無常,項目需求跟隨項目進度、人的想法而改變才是項目管理碰見的常態。因此,為了更好的應對必然發生的變量,大家反而應該主動做好應對心態與措施,減輕其可能帶來的風險,盡量將其轉化為項目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