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風險是指工程項目在籌劃、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等各個階段可能遇到的風險。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因環境復雜,露天作業多,建筑物與地質環境關系密切而面臨眾多風險因素。單從承包商角度來看,就存在著建設周期長,投資數額大,工作和工序繁多的特點。在施工中,這些因素制約著承包商未來獲取收益的多寡。所以,對工程項目施工進程中風險問題的分析、控制與防范進行探討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施工風險的分析
風險分析評價與風險識別緊密相關,是指在定性識別風險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和評價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影響的范圍、可能造成損失的大小以及多種風險因素對項目目標的總體影響等,達到更清楚地辨識主要風險因素,有利于項目管理者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從而減少風險對項目目標的不利影響。這一過程是將風險的不確定性進行量化,評價其潛在的影響,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施工風險的定性分析。風險定性分析是評估已識別風險影響和可能性的過程,根據風險影響的大小和其發生的可能性(概率)對風險因素進行排序。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據有風險管理計劃、已識別的風險、概率范圍與后果、假定的條件、數據來源的可靠程度等。定性分析的方法有隨機決策樹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在進行分析時尤其要注意那些對施工控制影響較大的風險因素,對這些因素要進行再次細化分析和管理控制。
2.施工風險的定量分析。風險定量分析一般是和風險定性分析同時進行的,在定量分析中要善于采集相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按照樂觀、悲觀和最可能分類列表。通過定量分析可以明確施工成本、質量和時間目標的概率。
二、施工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術管理方法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或在風險事件發生后減小損失。采取這些措施時不可避免地要產生一定的費用,但與承擔風險比較,這些費用要遠遠少于風險事件發生后造成的損失。當前,建設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成本急劇增加,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單位盲目趕進度、降成本,沒有注意規避風險。風險控制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地減小損失,在施工中一般采取事前預防和事后控制。事前預防是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損失發生的機會;事后控制則是在風險事件發生時,盡可能防止事態擴大和情況惡化,并就產生損失的大小和原因進行分析、確認,屬于業主的責任要提出索賠,例如業主延期付款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等均可提出索賠。
施工風險控制的具體方式主要有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自留。
1.風險回避
通過回避風險因素,回避可能產生的潛在損失和不確定性。這是風險處理的一種常用方法。風險回避對策經常作為一種規定出現,如禁止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等。風險管理者為了實施風險回避對策,在確定產生風險的所有活動后,有可能制定一些禁止性的規章制度。
2.損失控制
損失控制方法是減少損失發生的機會,或通過降低所發生損失的嚴重性來處理風險。根據不同的目的,損失控制可分為:1)損失預防手段,如安全計劃等;2)損失減少手段,包括損失最小化方案。
3.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則是將可能出現的一些施工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風險轉移并不能減小風險的危害程度,只是承擔風險的主體不同而已。例如,對一些施工技術工藝復雜、專業性強、自身不能勝任的施工任務,可以采取轉包或分包的方式將風險轉移出去;在施工中的不可預見費用及事件,則可以在簽定施工合同時明確由發包方來承擔。風險轉移的主要方式是保險,通過繳納保險費,將施工中的大部分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即其主要有合同轉移和工程保險兩種形式。
4.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擔風險所造成的后果。在施工中,對于那些可能造成的損失較小、重復性較高、通過加強管理能夠規避的風險是適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澆注中的混凝土攪拌質量風險、分項部工程工期風險、分層交叉作業時工作面能否順利交接的風險等。在這種情況下,風險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處理風險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