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結算,不管建設方、審計方還是施工方都看得很重,這最終由具體做和對的造價人員去完成。根據多年積累的工程竣工結算的經驗,談點自己的看法。
1、編制結算書。報竣工結算資料要齊全,條理清楚。結算書的編制要讓人一看就可以與所有的竣工資料比如竣工圖及各種變更對應起來。比如,我在編制結算書時,都是按竣工圖整體編制一個結算書,然后把相關沒法反映到竣工圖上的變更及索賠事項,按相關單據按順序單獨編另一個變更結算書。這樣你所有的結算數據就與依據對應上了。這一條很重要,因為你的結算書是要拿去讓人審的。如果你編制的東西糊里糊涂說不清楚,那他就只好自己好好算一遍。
這樣的對應編制對自己也有好處。不但整潔,而且你可以詳細對位分析所有的結算依據。有些依據有哪些問題,將來審計會怎樣要求你,心里就都有了數。在報結算前,一定要與自己的項目經理充分溝通。要知道項目經理的心理價位,要跟他講明結算有什么問題,哪些比較保險,哪些可能有問題,應該如何補強,又應該如何爭取。一般來說,項目經理關于這些都心里底透底透,你只要一講,他就明白怎么回事,應該怎樣去公關或者需要怎樣做,他會向你交底的。
結算是一項硬碰硬的活,所以功力一定要深。不論項目經理在背后用了什么招,造價人員都得一對一地把這個事應付過去,所以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準備。
還有兩點要說明的是,一是合同規定的審計期與保險期一樣。如果有什么事,比如你補了一份資料,那這個審計期就會順延,所以有經驗的施工單位在結算時,到一定時間就會不提供資料而要求盡快完成結算。如果你一面催業主快結算,一邊又按業主的要求提供這樣那樣的結算資料,那你完了,不定哪天才能結束呢。二是結算報告里是不含計算書的,包括鋼筋翻樣單。這個是自有權力,不能一齊交出去。
2、甲方審計。結算資料報甲方后,甲方就會安排審計。有可能自己審,也可能委托審計公司審。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差別不大。審計公司從甲方拿到結算資料后,首先會給資料做一個基本判斷,如果資料基本齊整,就直接進入下一步。如果資料不齊,審計單位會要求補充。當然這樣的補充是對施工單位不利的。但這些資料是結算必須有的資料,施工單位無論如何都得配合,否則結算沒法做。
審計如果做得好,就會按結算資料自己算并做一份結算。但這種情況少,大家基本都是按結算書來審。這意味著結算書中的漏項幾乎不會被補充(審計收費是核減核增同等收費,所以核增也有好處),所以你的結算一定要做到不漏項。
3、審計對賬。審計公司或甲方自己完成內部核算工作后,就要開始準備與施工單位對賬了。一般來說,對賬分三次的可能比較大。一是對工程量(含鋼筋),這是最基礎也是最煩的。結束后,三方簽對賬確認單,此后工程量事項的所有新發生事件不被接受。二是對結算書,即結算書開列項目及調整,各項費率的調整等。這塊主要是圍繞著結算書進行。
相關調整按合同規定執行。沒爭議就簽訂確認單,有爭議的話一般都保留。三是主材及各項變更索賠等。主材的調整在國內定額形式下最麻煩,有得談了。變更與索賠一般都內含很多爭議,是最難談的地方。所以一般都放到最后。最終經過幾輪談判,所有結算應該落實的東西都落實了,應該暴露的問題都暴露了。這個時候審計一般都看甲乙雙方的態度。審計這個時候會靈活引導雙方去談一個“一口價”,這樣爭議一攬子被解決,大家都輕松。談成后,最終簽訂結算審核定案表,三方簽字生效。
在這樣的審計過程中,審計單位會要求三方單位簽訂一系列的“審計會議紀要”及其他中間審計資料。這些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東西,簽收與簽認,需要特別當心。甲乙雙方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