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管理過程中,主管技術的項目負責人認為自己應嚴格把控質量,可在執行團隊中很多人認為多數問題是挑刺,那么對于大家行為中的“嚴謹性”,究竟是在嚴格質量還是單純挑毛病呢?應該如何區別呢?
挑出來的毛病其實就是質量的一部分。比如說外觀不美觀,有些人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很粗糙,湊合能用,就是看著不舒服,用戶體驗就會很差,這就是因小失大。
有人給自己挑毛病還是謝謝對方吧,挑毛病才能有改進,回頭會發現自己的成長都是在改正小毛病的時候,現在很少有人愿意去挑別人的毛病了,都得過且過了。
挑毛病溝通上只說毛病不說明毛病的影響,挑毛病時時常會拒絕或回避溝通;嚴格質量管理會有理有據,必要時才會拒絕或回避溝通。
給人以嚴肅嚴謹和強責任心感受。
積累和豐富自己專業知識,做到指出的問題有理有據。
用它同樣的規范和要求,去約束自己的人和乙方的人,甚至比乙方更嚴格。
指出的問題除開第二點外,要有詳細的風險報告,后果評估,和建議方案,或者其他引導乙方向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改善。
言語中肯,不夸大,不帶感情色彩。
先找直接乙方干系人,如果干系人不作為,就依次找領導,不要一上來就找領導痛斥。
簽署驗收報告,驗收報告簽署后其他的都是挑刺。
造成這個問題的主體原因在于開發過程中的溝通缺失,對于系統初驗、系統二驗、系統終審等做的不到位,UAT測試和集成測試不匹配等等,所以嚴格遵守開發流程測試流程。
完善并規范質量相關文檔,質量管理以書面規范為準。
與主管技術確認項目方向,質量符合要求情況下,以控制進度及成本為指向。
對于項目本身,先努力讓甲乙雙方團隊達成一致目標和愿景。
統一兩團隊的執行標準和流程準則。
通過培訓提高相關人員認識水平。
項目經理盡量目標導向,有多方參與的項目其實不適合過程導向,因為認識、環境、知識結構的不同,容易導致客觀沖突。
如果本身就在一個管理成熟的工作環境,不論大小問題嚴格執行是很正常的,反而不會認為是在挑毛病。但是如果是本身團隊很多東西不規范,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作為支撐,細節問題提得多了,那很可能被認為是在挑毛病。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把條條款款制定好了,問題提出者必須指明問題起因和影響,也就是提供“證據”,只關注“合理”的問題,再對問題進行優先級排序,按照條款執行,這樣興許會好很多。
有問題提出來很正常,嚴格要求也是為項目負責。但是如果這些問題提出來不經過討論就去更改,這就是問題了。要求里盡量少一些個人解讀,多一些共識上的辨析。
作為甲方,對質量要求不能放松,有問題也不應一味要求現場糾正,一切要有程序;不要濫用甲方的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