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通過技術手段來代替人,還要滿足一定的質量要求,是當下每家企業的需求,高昂的人工成本使得很多企業不堪負重。企業級項目管理軟件平臺可謂是企業項目管理的最佳幫手,憑借著高效、高質、適用性大、操作簡單、可擴展功用強、針對性強等特點使得企業青睞,那么您知道它是怎么誕生的嗎?
1、定型
在一個工程管理軟件開發之初,軟件開發商要跟需求方進行一次全面碰撞。
開發商要明白施工方的需求——你要做什么?干什么?
施工方要明白開發商的能力——你以前有沒有干過?我的需求你能不能實現?
雙方必須充分互相了解,只有這樣工程管理軟件開發出來后才不會有雞肋的感覺,避免出現在實際運用時不斷出現各種小問題,不但沒有加快效率,反倒影響了施工方的工作,甚至帶來各種損失。
一個開發完善的工程管理軟件,必須真真切切能夠幫助到企業,帶來實際的效益。
在雙方初步達成共識之后,如果說軟件開發商對施工方行業了解較少,則需要組織實地調查。只有徹底明白了施工方所需要的邏輯和流程,才能制作出高效好用的軟件。
2、研發
一般來說,需求定型后,開發商的制作時間不會太長。畢竟只要有一定實力的開發商,有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軟件。只要根據需求來調整和新增就行了。
當然,在開發期間施工方如果不斷提出新要求,特別是推翻之前商討的軟件邏輯的要求,則會極大的延長軟件開發周期。
3、測試
測試分為兩部分,開發商自己試試,主要是看看有沒有邏輯錯誤和程序BUG。
施工方試運行,看看這功能合不合心意,好不好用。雙方的測試基于兩個不同的方向,這個階段施工方需要多用,多想,不需要不好意思,軟件的任何問題都及時反饋給開發發商。畢竟開發商就算是調研的再細致,也不如一線的施工方清楚。
這個階段是非常考驗施工方的,許多施工方往往抱著差不多、用用再說的想法, 結果會導致后面問題沒法修改,對運行不利,讓雙方都產生矛盾。其實這個階段是解決矛盾的最佳時間,可以說過了這村兒沒這店。
4、運行
這個階段的軟件基本沒有什么大問題了。需要的就是施工方的磨合,并進一步的搜集各類小問題。這個階段非常考驗軟件開發商的服務水平,因為發現問題的過程可能為持續非常長的時間,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都有可能。這個階段很有可能交易已經全部完成,真正考驗廠家的服務意識。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研討
在不斷的完善中,工程管理軟件開發也逐漸告一段落,化為施工方合身的衣服。但是,軟件只是一堆程序的的集合體。不會像人一樣會自己活動,想要最大限度的發揮軟件的作用,還是要看人的主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