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少不了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為了增加風險管理的成功率,除了做好基本的管理步驟外,大家還應該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通過對失誤的分析避免重蹈覆轍,從而讓風險管理更有效。
項目結果與需求不符的原因
項目驗收本來就是一個需要承擔責任和成長的階段,在驗收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結果與需求不符。
產品的規則其實確實是開發團隊需要遵從的準則,不過還是會經常出現,開發完成的規則與確認需求時的規則不相符的情況,這是因為當時沒有溝通清楚;或者產品的規則之前不完善,所以開發直接按照自己覺得完善并且合理的規則進行書寫了。
當然,若目前做的系統比之前產品規劃的要完善,那就不需要修改,直接把當前規則補充到細則上;若是目前系統做的并不盡人意,根據交付時間酌情修改。如果時間太緊急,按照原有規則可能無法按期交付,那就酌情在不影響工期的情況下進行修改;如果時間充裕,那就跟開發確認清楚該規則,明確到最小的細則,并且及時跟進,確保該規則是在正常情況下修改的。
由于產品的規則沒有細化并明確,導致開發按照自己意愿進行功能設計,結果出現部分與產品之前不相符的。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經過溝通后進行相應規則調整。若開發按照自己意愿進行功能設計與之前的規則沒有太大偏差。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加明確的規則細化就可以了。
知識儲備不足錯誤判斷風險等級
項目在進行過程中,項目成員其實就應實時關注與自己工作相關方面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因此,當有可疑因素出現時,項目組成員主動向管理者反饋風險,但可能是該成員在語言表達上略有不足且描述風險時使用較多專業術語,而項目經理屆時業務知識儲備不足,未能理解該成員反饋的實際信息,就會導致錯誤地將一個重大風險當做小問題看待,最終影響整個項目進度。
這就是管理者能力不足,無法正確識別風險。業務知識儲備不足又沒有及時充電學習,這是導致問題發生的直接原因;沒有發揮團隊的力量,未組建一個由專業人員組成的風險問題分析小組,在接到風險反饋時沒有分析小組評估。
因此,為避免上訴問題,項目管理者平時應注意業務知識積累,多和相關領域專家交流以便熟悉業務知識;項目組可以建立風險評審機制,項目啟動前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參與項目目標、范圍、成本等分析評估,提前識別出項目隱藏的風險,明確項目目標與范圍以及實現的預期價值,并形成記錄以便項目執行過程中風險發生時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