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障項目質量,除了要決策領導的關注重視,主要還是需要項目實際管理者的參與,遇事注意從深層解決問題,同時作為評判的標準從開始就要有具體的制定,如此才能讓管理者能從管理角度做好質量的保障。
問題解決重復,不進行機制修正
項目管理流程清晰的團隊責任是很明晰的,因此,當出現不足時很容易發現是哪個環節的問題。所以,項目經理也能明確知道薄弱的是哪塊,但是很多管理者在發現問題后,往往只是盯住環節任務的個人,要求員工自己提升能力與技能,解決問題,而不去考慮其中是否有管理安排上的不合理之處。
員工在其他現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他的進步空間是有限的,而領導將問題歸結于他時,往往會陷入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再發現-再處理這樣的死循環中,都并沒有去想是否項目質量管理體系需要改良,企業是否需要給與員工哪些方面的培訓資源,讓員工增加質量的改進意識,而不只是修正別人的不滿意。
描述過于籠統,評判標準未量化
憑經驗看問題是很多項目管理者容易出現失誤的根源。質量問題本身是一個不太好闡述的事,因此為了省事方便,前期大家對質量評判的標準時常說的比較籠統,根據自己經驗說個大概,如此也就根本無法真正查驗品質好壞。
好的項目管理者應該一開始就羅列清晰的評判數據,有細節的量化標準讓大家予以參考,項目質量是否合格一目了然。
領導不關注,引發多方不受重視
項目的實際領導者沒有參與的部分是不會引起其他人員重視的。許多項目管理者也許參與了整個項目的流程監控、時間規劃等,卻沒有參與項目評判標準制定,沒有為質量管理部門提供參與項目全程的必要資源與權限。因此,領導的不重視甚至后期評判時走過場,項目質量管理自然難以保障。 不論是否是專業人員其實都清楚項目質量的重要,但如何進行正確管理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項目管理流程中因為人員的不可控、風險的突發性、規劃的不合理等等都可能對項目產生影響,從而影響項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