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問題一直項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我們知道風險出現時不一定只有壞的結果,但是只有做好了風險管理才能在危險中抓住隱藏的機遇。所以好的應對風險準備,不但能夠讓大家規避壞的影響,甚至可能讓項目成果更豐厚。
作為風險管理的前期準備,評估環節更應該尤為細致、考慮周全,讓一切風險因素盡在掌握。
評估因素等級根據背景差異調整
每個企業的項目驗收標準不同,同時評估因素也不同。一些行業有它的特殊性,其行業背景因素對于風險評估的影響是占很大比重的。例如,電商行業銷售數據變動能看到市場的變動;咨詢培訓等服務型行業,其服務的內容、態度,就是風險評估的主要因素;而軟件IT行業,技術、設備等才是風險主要因素。
因此,不同企業在做項目風險評估時,需要將不同因素考慮的重量級別根據行業差異而擺在不同位置。
細節化差異不用過度解析
風險評估的目的是為了不影響項目的進程,若如果過于糾結對于項目沒啥影響的具體性數據,有時既沒意義又浪費時間。
當然數據分析對于項目管理是很重要的,但企業需要分辨哪些是真正會影響項目的因素,哪些只是糾結數字。如計劃的階段任務里,此次采購應花費2萬元,但實際成本卻花費2萬1千元,風險評估人員因此執著分析超出的1千元可能會產生的原因、影響等,耗費時間人力去糾結這種較為明確的數據,就是無意義的過于具象化的分析。
其它外部參與方有不可控風險
項目的組織形式不只一種,經常是需要多方合作的。一個項目里參與者除了項目團隊本身,還有客戶與外包服務方等。但是,很多企業在項目管理的過程中,能很好的把控自己團隊,卻容易忘記考慮項目的其他參與利益方。
有時,影響項目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客戶的需求隨意變動,也可能是找的外包公司未按要求或時間完成任務,而其他參與者的行為是項目團隊不能控制的,所以產生的風險更是不可控的。
做事做的好好的誰都不想突然出現變故,這也是為何項目管理者會在項目開始時就進行項目風險評估的原因。但是有時從一開始的風險評估本身就已經存在問題,那么后期遇到風險時就會產生連鎖不良影響,因此如何做好正確的風險評估既是考驗管理者能力也是必須要學習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