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進行以新增生產能力為目的或者以恢復、改善生產能力為目的的工程項目建設。與其他項目相比,工程項目一般具有規模大,耗資大,工期長,技術高度綜合,工藝和質量要求高,制約因素復雜多變的特點。企業作為工程項目的投資者,往往難以承受因工程項目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鑒于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的重要性,企業必須做好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通過費用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項目信息管理及項目的組織協調,以確保工程項目的總目標—費用目標、時間目標和質量目標的最優實現。
1、研究工程項目投資機會,形成項目建議書
工程項目是實現投資回報的載體。企業應重點從財務與經營方面對工程項目進行機會研究,探討項目投資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企業管理當局在對工程項目進行投資機會研究時應充分考慮的因素主要有:①擬建項目產品的用途及其市場需求;②擬建項目產品的制造條件;③擬建項目產品的原料來源(包括進口渠道)及其未來出口時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地位;④擬建項目產品的更新換代、多樣化方向延伸的機會及潛在問題;⑤項目的經濟性;⑥項目的投資傾向和保護政策要求;⑦其他廠家在類似情況下從事同一或類似工業活動的經驗數據。投資機會研究是一種建立在務實基礎上的粗線條估算,關鍵在于思路和方法要正確。
2、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論證,向企業最高決策機構提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行性研究是項目投資前期的一個決定性階段,是投資前期工作的核心內容。工程項目投資一般要分三個層次進行可行性研究,即:初步可行性研究、輔助研究、詳細可行性研究。企業在對項目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時,其工作重心應是對機會研究階段提出的項目建議予以鑒別和估價,特別是看其方法、出發點是否客觀,判斷項目是否真有前途,有無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必要。對機會研究階段提出的影響項目可行性的關鍵因素,企業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要確定是否對這些關鍵因素進行輔助研究。輔助研究是對投資項目中某些特殊、重要但又不明確的因素進行專題性討論,是支持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企業做輔助研究的重點是:①預測項目產品市場滲透的機會;②預測未來所需原材料的來源、穩定性、價格;③對項目可選設備的供應來源、技術檔次、買價成本、進口設備與國產設備的兼容性進行研究,注重考慮設備選型對投資額度、經營成本、生產效率的影響;④從市場需求出發,設計經濟適度的投產規模,在此基礎上優化配置設備和技術;⑤研究企業存量資產可利用程度,綜合考慮環保、地質、水源等因素,權衡利弊,對廠址選擇提出推薦性結論。詳細可行性研究是一種以定量為主的研究,企業應對事關項目投資成敗的市場、技術、財務經濟三方面的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市場現存或潛在的需求是一切投資的動因。按慣例,占重要地位的市場應始終作為第一個分析對象。在詳細可行性研究階段,企業要得到較為準確的項目產品市場供需數據。企業應將財務狀況與經濟分析作為項目是否可行的決定因素。在對項目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時,必須分析投資的規模是否為企業的財力所許可,闡述籌資的渠道、方式及成本,核算生產成本,對可盈利率進行敏感性分析,測算出項目的預期投資回報率和預期投資回收期。企業應運用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等動態指標對項目投資效益進行衡量、評價,為項目決策服務。
3、聘請專家或委托有資格的咨詢公司進行工程項目評估,為項目投資決策把關
根據項目決策責任制的要求,企業應聘請專門機構或專業人員進行項目評估。工程項目評估的重點是評價擬建項目是否著眼長遠,符合企業的戰略,在技術與工程上是否可行,預測與判斷項目投產后經濟效益是否良好。企業對未經過評估程序的項目不得立項,更不能付諸招標。企業委托專家或咨詢公司進行項目評估的內容主要應包括:⑴項目投資的必要性;⑵建設規模的合理性和產品方案的科學性;⑶項目是否進入國家鼓勵發展產業名錄,產品生產工藝、技術、設備是否符合國家的技術政策和產業政策,對于技術工程項目,還應論證擬投入的技術是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企業現存技術基礎設施能否滿足技術投入或改造的要求,并要比較技術更新改造前后的投入產出率;⑷項目選址是否正確;⑸建筑工程的方案和標準是否符合項目設計要求;⑹環保設施及其他配套工程能否達標;⑺項目必須的外部支持配合條件是否具備;⑻項目投資概(預)算方法、過程是否合理,有無蓄意擴大規模、提高建設標準、抬價、壓價和漏項;⑼項目是否有契約性質的資金供應保障,資金是落實了還是意向性的;⑽采用國家現行的會計制度和財稅政策對項目的融資能力和投入產出水平進行核算論證;⑾采用不確定性分析、盈虧平衡點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評估項目在財務上、經濟上的抗風險能力;⑿對于利用外資建設的項目,還應確定外商資信證明是否可靠,擬出資的外匯是否受到管制,出資的資產產權是否明晰、作價是否合理,創匯能力是否有保證,利潤分配原則、風險及債務承擔方式是否符合慣例和有關規定。工程項目評估的結果既是企業投資決策的基本依據,也是項目融資機構貸款的依據。一旦項目評估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下肯定結論,投資決策形成,項目即進入執行階段。
4、引入競爭機制,工程項目的招標、評標、定標實行市場化運作
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工程項目應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承包商,以防止發包、承包過程中發生舞弊行為,確保工程項目的質量。企業應對投標單位的投標資格進行審查,了解其資質信譽、實力、工程業績是否符合發包工程項目的要求,并且要求投標方以書面形式向企業承諾不轉包中標工程。企業對工程項目的預算、決算、招標、投標、評標、質量監督,均應明確劃分責任,由專門的部門和專人負責。企業開標應規范化,嚴格按合法合理的程序進行,企業負責人、承包商、設計者、工程監理、專業工程師等與工程項目相關的人員應當參加。評標工作應由投資方、設計方、監理方組成的評標小組負責實施。在評標過程中,要根據標價、工期、質量標準、主要材料的用量及材料生產廠家、施工方的方案及勝任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企業根據評標結果優選承包商,與選定的承包商洽談、商簽承包合同。
5、委托專門的監理機構進行工程質量及安全監督,預防發生事故
企業應使用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和安全保證體系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包括:做好對監理機構工程安全目標與技術指標的交底;監督承包商按照設計圖紙和方案規范施工;加強對施工環節特別是隱蔽工程進行質量與安全的檢查和分析,防范和消除工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