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項目管理的具體任務是很繁重的,不可避免會在工作中出現一些失誤、踩一些雷點,影響項目管理的實際進度。這些失誤雖然不是什么大錯誤,但確實給項目的成功帶來了障礙,因此項目管理者們應盡量避免。
拖延“不重要”任務
在項目中,主要的工作通常得到特別的關注,但是那些邊緣的事卻總是被忘記,或是推遲到“以后”再做。在項目結束時,就會有好幾堆“小事”需要處理。,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鼓包現象”。因為項目組成員認為這種現象是項目結束前,所有這些“額外的”工作就突然冒出來了。
這樣就會導致項目后期出現不少任何人們認為“以后會做”、但是卻不在計劃內的事;記錄的日志(問題、缺陷等)也會出現突然的增長等。但是,我們清楚,在大多數項目計劃中,沒有“以后”這個時間。因此這些事要么取消了,要么在結束時瘋狂的倉促完成。
傳達信息過多
信息過多是溝通中一種常見的現象,是指你說的事情太多,別人一時間無法消化掉。這也是溝通難度所在,因為溝通的關鍵不只在于你說了什么,更在于對方將你所講聽進去多、理解多少。比如,你在一個例會的時間,向團隊成員傳達了十個需求,且又都是重要性質的需求,那大家可能會有些腦子不夠用,對你頗有怨念,因為記不住。
在溝通過程中,一個人的“吞吐”能力是有限的。一定時間內,說的越多,對方所能記住的關鍵信息越少。所以項目經理要控制自己,傳遞給他人的核心信息不能太密集;需要給與他人緩沖,將信息分批次,逐步傳達下去,不可超支過急。
輕視文檔維護
工作會分輕重緩急,因此不少項目出現時間緊張趕進度狀況時,就會選擇舍棄一些工作環節,如:文檔工作。不過,有些項目組本身就對資料存檔等較為不上心,有時即使項目有時間,也不會創建文檔;或是創建了文檔,卻很少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維護它。
如此不重視的行為,就會讓出現很多問題。包括:產品與需求文檔不符;技術文檔過時,無法保證技術的延續;沒有記述項目的決策及決策原因的文檔;沒有對變化的審計跟蹤。
這其實是一個較為嚴肅的問題,因為文檔是為項目服務的。一旦項目結束了,將來的項目和維護這個項目的人員,都需要通過文檔來了解項目創建了什么、為什么要創建它們,以及如何創建它們。否則,它們就會像前人一樣,落盡同樣的陷阱—在這種情況下,“忽視文檔中的歷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