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風險也不是突然出現的。在風險演化為后果嚴重的危機之前,總會有蛛絲馬跡可尋,風險監控的意義就在于此。只要我們足夠的細心,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情況下是可以化危機于無形的,或者,至少可以降低所造成的危害。
精確度量
每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損害各不相同。一個項目需要關注的東西很多,不可能對每一個風險都給予同等的注意,必然會對發生概率高、危害大的風險投入更多的關注。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確定某個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強度?
關于風險發生的概率,可以通過歷史數據的分析來獲得。對歷史項目中這類風險發生的頻度進行統計,可以大致估算出這類風險發生的概率,當然,在評估具體項目中某個風險的概率時,也要考慮到該項目的特點,只有對具有可比性的項目數據進行統計,才會對風險的概率度量有所幫助。
風險的強度系數,主要依靠對假設的風險發生狀態下,可能會給組織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對信息化項目來說,最常用的衡量損失的指標就是進度和質量,這是最直接的損失,當然還會有間接的比如滿意度等方面的損失。
無論是概率系數還是強度系數,都是為了衡量某個風險的重要性服務的,并不要求絕對精確,只要能夠找到項目中最可能發生的、危害程度最大的風險,并加以重點防范,以避免給項目造成重大損失。
重點監控
明確了風險的內容、概率和強度,接下來我們需要對優先級最高的風險進行重點監控,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有價值的工作上。
信息化建設的項目有許多信息和指標反映項目的進展狀態,比如項目進度是否落后,項目質量是否波動,需求是否又有變動,功能點完成了多少?項目的風險管理者(比如項目經理、項目度量員等角色)應該時刻關注這些項目信息,并從各種狀態評估報告、項目進展報告等文件中收集所需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拼湊成一幅完整的項目現狀圖。
掌握了全面的項目狀態信息之后,風險管理者需要根據風險管理計劃中提供的風險列表,對其中的異常信息進行重點分析,及時發出風險預警,提醒項目組成員確認風險并采取相關的風險應對措施,達到風險管理的目標。
防微杜漸是風險監控的目的,見微知著是風險監控的原則,無論計劃制定的多么完美,沒有及時準確的風險監控和預警體系,項目的風險管理就實實在在的成了一句空話。